机械设计

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

 

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,易出现呼吸暂停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(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,NCPAP)进行呼吸支持,但其存在一定缺陷,不易固定、患儿舒适度低,给早产儿造成了一些局部伤害,如鼻黏膜受压坏死、鼻中隔损伤和表皮破损等。而近年来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(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,HHFNC)已逐步被关注。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通气模式,因其能有效避免鼻损伤等并发症而逐渐被临床接受。本研究选取呼吸暂停早产儿,比较HHFNC与NCPAP两种通气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。

资料与方法

一、 一般资料

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≤34周、出生体重<2500 g、有自主呼吸、生后3~5天内有呼吸暂停发生、需要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,排除家属放弃治疗、转院及死亡患儿,排除先天性心脏病、膈疝及其他先天畸形患儿。呼吸暂停定义参照《实用新生儿学》第4版[1]:呼吸停止超过20 s,伴有心率减慢<100次/min或出现青紫、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肌张力低下。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(批号),给予呼吸支持前,均告知患儿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
经过筛选,纳入符合要求的早产儿共80例,将入选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。HHFNC组40例,其中男22例,女18例;顺产24例,剖宫产16例;平均胎龄32.周,平均出生体重1650±360克,合并窒息9例,RDS 31例;NCPAP组40例,其中男23例,女17例;顺产25例,剖宫产15例;平均胎龄32.周,平均出生体重1680±342克,合并窒息10例,RDS 30例。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二、方法

1 治疗方法

两组患儿生后均给予保暖、保持气道通畅、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支持治疗,发生呼吸暂停时均先给予托背、轻弹足底等物理刺激或用气囊面罩加压给氧,反复发作呼吸暂停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静脉输注,负荷量20mg/kg,以后每12h一次维持量,5mg/kg,疗程5~7天。HHFNC组采用HHFNC呼吸支持,NCPAP组采用NCPAP呼吸支持。

2 设备和参数

NCPAP设备由Fisher & Paykel公司提供,包括空氧混合仪、MR850湿化器、RT329呼吸管路以及双腔鼻塞。其中鼻塞的型号根据体重与鼻腔间距选择,要求与鼻腔密闭不漏气,产生有效压力;初始调节流量(Flow)为4~8 L/min,呼气末正压(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,PEEP)4~6cmH2O,吸入氧浓度(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,FiO2)可调范围为21%~100%;HHFNC设备由Fisher & Paykel公司提供,包括空氧混合仪、MR850湿化器、RT329呼吸管路以及双腔鼻导管。其鼻导管管径细,与鼻腔之间有一定的空隙,不会压迫鼻腔组织,初始调节流量为2~8 L/min,两组通气方式吸入氧浓度(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,FiO2)可调范围均为21%~100%,气体均经过加温湿化。

3 停用无创通气指征

NCPAP:在PEEP<4 cmH2O,FiO2<30%,无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时停用该呼吸支持治疗;HHFNC:在Flow 2L/min,FiO2<30%,无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时停用该呼吸支持治疗[2]。

4 有创通气指征

反复呼吸暂停(1h内呼吸暂停发作超过2次),经无创通气干预无效;FiO2>60%,PaO2<50mmHg;PaCO2>60mmHg伴酸中毒(pH<7.20);符合上述任一条件即改有创通气[2]。其中两组患儿均为无创通气2h后复查血气分析,以后每d复查1~2次。两种呼吸支持模式有创通气指标相同。

三、观察指标

比较两组患儿基础情况(包括胎龄、分娩方式、出生体重、性别、是否合并窒息和RDS)、用氧时间、住院时间、开奶时间、无创通气失败需改有创通气例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,如鼻损伤(鼻黏膜受压坏死和表皮破损)、喂养不耐受(胃潴留量>喂养量的50%,伴腹胀和/或呕吐)、气漏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(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,NEC)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(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,BPD)等。

四、统计学方法

应用SPSS19.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。计量资料以表示,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;计数资料以例(%)表示,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。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结 果

一、两组患儿呼吸支持治疗效果比较

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、总用氧时间、住院时间及需有创呼吸支持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(见表1)。

二、 两组患儿相关并发症比较

HHFNC组鼻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